![]() 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体,所述锅炉体的顶面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吊板,所述锅炉体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安全阀,所述锅炉体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锅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通过设有的过滤装置能够很好的对其烟气进行过滤,去除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及异味,避免污染环境,同时设有的水箱、导热管、保温层、加加热棒的相互配合使余热的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对其水进行加热以供使用,同时安装的减震装置能够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护作用,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2776U 申请号:CN202120416709.5U 申请日:2021-02-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魏志荣 申请人:魏志荣; IPC主号:F23J15-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n0002]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现有的锅炉在使用时,常常会排出带有大量热能的烟气,这些带有大量热能的烟气大多都是直接排放至空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了能量浪费;另外锅炉热气进入回收利用装置前没有过滤处理,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回收利用装置内部粉尘堆积严重,需要工作人员清洗,加重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回收利用装置的减震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n0005] 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体,所述锅炉体的顶面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吊板,所述锅炉体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安全阀,所述锅炉体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中下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第一弹簧、压板、支杆、滑杆、第二弹簧、底座组成,所述支柱之间偏下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中间设有导进管,所述水箱中设有导热管,且导热管呈W形,所述水箱的左壁面上下侧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气管,所述水箱的右侧下方设有出水管,所述支板、排气管、出水管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适应的电磁阀,所述水箱中左右壁面且位于导热管之间空隙处分别设有加热棒,所述水箱的右上方且位于支板的底面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中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右壁面与锅炉体右壁面之间通过设有导管相连接。 [n0006] 优选的,所述吊板固定连接锅炉体,所述安全阀固定连接锅炉体,所述导管的上端固定连接锅炉体,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锅炉体,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板。 [n0007]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端固定连接支板底面,所述支柱的底面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左右内壁面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凹槽中且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凹槽内顶面,所述第二凹槽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中,所述压板安装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且左右端嵌套在滑杆外侧,所述第二弹簧嵌套安装在滑杆外侧且位于压板上方,滑杆下端固定连接压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凹槽内顶面,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压板顶面,所述支杆上端固定安装在压板的底面中间位置,所述支柱的下方设有底座固定连接支杆下端。 [n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支柱,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支撑板顶面,所述导热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导进管,所述导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排气管,所述进水管、排气管、出水管分别固定连接水箱。 [n0009]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壁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加热棒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温层,且加热棒分别安装在导热管间的间隙中。 [n0010]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支板底面,所述导进管的上端固定连接过滤箱左壁面,所述过滤箱右壁面固定连接导管的下端,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分别活动嵌插连接过滤箱,所述第一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结构相同。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1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的过滤装置能够很好的对其烟气进行过滤,去除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及异味,避免污染环境,同时设有的水箱、导热管、保温层、加加热棒的相互配合使余热的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对其水进行加热以供使用,同时安装的减震装置能够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护作用,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n0017] 图中:1、锅炉体;2、吊板;3、安全阀;4、支撑架;5、导管;6、支板;7、支柱;8、底座;9、第一过滤装置;10、第二过滤装置;11、水箱;12、支撑板;13、导进管;14、保温层;15、加热棒;16、进水管;17、排气管;18、出水管;19、电磁阀;20、导热管;21、第一弹簧;22、压板;23、支杆;24、滑杆;25、第二弹簧;26、第一凹槽;27、第二凹槽;28、过滤箱。 [n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n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1]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体1,锅炉体1的顶面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吊板2,锅炉体1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安全阀3,锅炉体1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下方设有支板6,支板6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柱7,支柱7中下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第一弹簧21、压板22、支杆23、滑杆24、第二弹簧25、底座8组成,支柱7之间偏下位置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上方设有水箱11,水箱11的顶部中间设有导进管13,水箱11中设有导热管20,且导热管20呈W形,水箱11的左壁面上下侧分别设有进水管16、排气管17,水箱11的右侧下方设有出水管18,支板6、排气管17、出水管18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适应的电磁阀19,水箱11中左右壁面且位于导热管20之间空隙处分别设有加热棒15,水箱11的右上方且位于支板6的底面设有过滤箱28,过滤箱28的中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过滤箱28的右壁面与锅炉体1右壁面之间通过设有导管5相连接。 [n0022] 在本实施例中,吊板2固定连接锅炉体1,安全阀3固定连接锅炉体1,导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锅炉体1,支撑架4活动连接锅炉体1,支撑架4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板6,支柱7上端固定连接支板6底面,支柱7的底面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凹槽26,第一凹槽26左右内壁面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凹槽27,第一弹簧21安装在第一凹槽26中且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凹槽26内顶面,第二凹槽27滑杆24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27中,压板22安装在第一凹槽26和第二凹槽27中,且左右端嵌套在滑杆24外侧,第二弹簧25嵌套安装在滑杆24外侧且位于压板22上方,滑杆24下端固定连接压板22,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凹槽27内顶面,第一弹簧21下端固定连接压板22顶面,支杆23上端固定安装在压板22的底面中间位置,支柱7的下方设有底座8固定连接支杆23下端,通过安装的减震装置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减震防护,避免注入水和气时增加重量导致其有所损坏,增长其使用寿命。 [n0023]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两端固定连接支柱7,水箱11固定连接支撑板12顶面,导热管20的上端固定连接导进管13,导热管20的下端固定连接排气管17,进水管16、排气管17、出水管18分别固定连接水箱11,水箱11内壁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4,加热棒1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温层14,且加热棒15分别安装在导热管20间的间隙中,通过设有的导热管20引导余热烟气进行对水加热,实现对其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n0024]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28固定连接支板6底面,导进管13的上端固定连接过滤箱28左壁面,过滤箱28右壁面固定连接导管5的下端,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分别活动嵌插连接过滤箱28,所述第一第一过滤装置9和第二过滤装置10结构相同,通过设有的过滤装置能够对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异味进行吸附去除,避免污染环境。 [n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在锅炉体1的顶面左右对称位置设有吊板2,吊板2之间设有安全阀3,锅炉体1底面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架4,锅炉体1的右端连接有导管5,支撑架4下方设有支板6,支板6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柱7,支柱7之间下侧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设有水箱11,水箱11内壁设有保温层14,水箱11中安装有导热管20,导热管20呈W形,水箱11顶壁中间位置设有与导热管20上端连接的导进管13,水箱11左壁下侧设有与导热管20下端口相连接的排气管17,排气管17上方设有进水管16,在水箱11的右侧下方设有出水管18,进水管16、排气管17、出水管18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适应的电磁阀19,在水箱11中且位于导热管20之间间隙中分别设有加热棒15,在水箱11右上角且位于支板6底面设有过滤箱28,在过滤箱28中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过滤装置9和第二过滤装置10,导进管13的右壁面连接导管5的一端,左壁面连接导进管13的上端,在支柱7的底面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凹槽26,第一凹槽26中左右内壁面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凹槽27,在第一凹槽26和第二凹槽27中设有压板22,第二凹槽27中分别安装有滑杆24,且滑杆24分别穿过压板22,第一凹槽26中且位于压板22上方设有第一弹簧21,在第二凹槽27中且位于滑杆24外侧嵌套设有第二弹簧25,且第二弹簧25安装在压板22的上方,所述压板22底面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杆23,支柱7的下方设有底座8与支杆23下端相连接,该装置使用时,通过导管5将余热烟气倒入过滤箱28中,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吸附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后由导进管13导入导热管20中对其水箱11中内的水进行加热,利用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7排除,而水箱11中设有的保温层14则是对其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而当注入冷水和余热气体时增加了其重量,使减震装置进行挤压,通过弹簧的弹力进行对其所受力进行抵消,达到减震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单,能够对其烟气导入前进行过滤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同时能够很好的对其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余热对水进行加热以供使用,节约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而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装置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实用性更强。 [n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体(1),所述锅炉体(1)的顶面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吊板(2),所述锅炉体(1)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安全阀(3),所述锅炉体(1)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下方设有支板(6),所述支板(6)的下方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支柱(7),所述支柱(7)中下端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第一弹簧(21)、压板(22)、支杆(23)、滑杆(24)、第二弹簧(25)、底座(8)组成,所述支柱(7)之间偏下位置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方设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的顶部中间设有导进管(13),所述水箱(11)中设有导热管(20),且导热管(20)呈W形,所述水箱(11)的左壁面上下侧分别设有进水管(16)、排气管(17),所述水箱(11)的右侧下方设有出水管(18),所述支板(6)、排气管(17)、出水管(18)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适应的电磁阀(19),所述水箱(11)中左右壁面且位于导热管(20)之间空隙处分别设有加热棒(15),所述水箱(11)的右上方且位于支板(6)的底面设有过滤箱(28),所述过滤箱(28)的中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箱(28)的右壁面与锅炉体(1)右壁面之间通过设有导管(5)相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2)固定连接锅炉体(1),所述安全阀(3)固定连接锅炉体(1),所述导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锅炉体(1),所述支撑架(4)活动连接锅炉体(1),支撑架(4)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板(6)。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7)上端固定连接支板(6)底面,所述支柱(7)的底面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凹槽(26),所述第一凹槽(26)左右内壁面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一弹簧(21)安装在第一凹槽(26)中且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凹槽(26)内顶面,所述第二凹槽(27)滑杆(24)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27)中,所述压板(22)安装在第一凹槽(26)和第二凹槽(27)中,且左右端嵌套在滑杆(24)外侧,所述第二弹簧(25)嵌套安装在滑杆(24)外侧且位于压板(22)上方,滑杆(24)下端固定连接压板(22),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凹槽(27)内顶面,第一弹簧(21)下端固定连接压板(22)顶面,所述支杆(23)上端固定安装在压板(22)的底面中间位置,所述支柱(7)的下方设有底座(8)固定连接支杆(23)下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两端固定连接支柱(7),所述水箱(11)固定连接支撑板(12)顶面,所述导热管(20)的上端固定连接导进管(13),所述导热管(20)的下端固定连接排气管(17),所述进水管(16)、排气管(17)、出水管(18)分别固定连接水箱(11)。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内壁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4),所述加热棒(1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温层(14),且加热棒(15)分别安装在导热管(20)间的间隙中。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8)固定连接支板(6)底面,所述导进管(13)的上端固定连接过滤箱(28)左壁面,所述过滤箱(28)右壁面固定连接导管(5)的下端,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分别活动嵌插连接过滤箱(28),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和第二过滤装置(10)结构相同。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776U|2021-10-01|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7649127U|2018-07-24|一种便于悬挂的电热水器 CN205308030U|2016-06-15|一种整体化油烟废气净化装置 CN205288707U|2016-06-08|一种湿式电除尘装置复合材料阳极管 CN204345692U|2015-05-20|一种燃气管的净化装置 CN104941365A|2015-09-30|一种工业锅炉废气净化装置 CN108979796B|2020-12-08|一种尾气过滤处理功能的汽车排气管 CN105972628B|2018-07-13|一种烟囱废热回收系统 CN205323472U|2016-06-22|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CN205308137U|2016-06-15|用于脱硝的scr催化剂还原布置系统 CN212205043U|2020-12-22|一种壁挂式开水机 CN210569204U|2020-05-19|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集水保温水箱 CN202002364U|2011-10-05|集成式水箱及包括其的太阳能热水器用供水系统 CN213984683U|2021-08-17|一种雷达基站换热器 CN104958975A|2015-10-07|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CN208074998U|2018-11-09|一种煤化工中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0584149U|2020-05-22|一种焦炭余热汽化利用装置 CN212349107U|2021-01-15|一种蜂窝式电捕焦油器 CN212482145U|2021-02-05|一种金属熔炼余热回收装置 CN203671806U|2014-06-25|低噪声、低振动、低泄漏、高抗震的核级空气处理机组 CN212253788U|2020-12-29|一种工业环保用热量回收装置 CN206514285U|2017-09-22|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1082683U|2020-07-24|一种抗震性能佳的钢构件 CN214536109U|2021-10-29|一种发动机水箱低压加热装置 CN207132378U|2018-03-23|一种节能环保采暖炉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16709.5U|CN214332776U|2021-02-25|2021-02-25|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CN202120416709.5U| CN214332776U|2021-02-25|2021-02-25|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